新政9月落地:宠物运输遇合规化挑战,监管落地仍有阻力
白皮书团队讯,近日,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《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》。根据指引内容,这项于9月1日起全面施行的新规新规适用于家畜家禽、人工饲养或捕获的其他动物及其产品,并明确将伴侣动物纳入监管范围。新规要求所有跨省运输的犬、猫等伴侣动物必须通过省级政府设立的指定通道,接受24小时值守检查站的查验,严格执行“一猫一证”、“一犬一证”的产地检疫要求。其核心则是通过三大措施构建防控网络:检疫证明作为必备通行证、运输动物健康状况实施强制检查、跨省运输必须经省级指定通道。

为了配合新规的落地,检查站还将配备消毒通道、视频监控等硬件设施,并特别要求配置冰箱、洗衣机等生活设施,以保障24小时轮班值守条件。这种配置标准在以往政策中较为少见。
而在执法层面,农业农村部门将与公安、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实现高速巡查与路面执法的协同。对于逃避指定通道检查的行为,依据《动物防疫法》第五十三条,将面临5000至50000元罚款。
同时,新政也对伴侣动物运输提出明确规范。所有跨省运输的犬猫必须通过指定通道接受检查,并严格执行“一宠一证”制度。这意味着每只运输的伴侣动物都需要独立有效的检疫证明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健康检查成为伴侣动物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。指引要求检查站对运输中动物的健康状况实施检查,这对于防止因密集关押导致的动物外伤、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。
而电子化监管也成为新亮点。检查站需在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中实时生成监督检查信息,形成运输全程可追溯的数据闭环。

目前,随着9月1日的临近,各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正加紧规划并公布动物运输指定通道。与此同时,全国2000余个检查站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,为全天候值守做最后准备。
尽管新规设计严密,但实际执行在伴侣动物板块依然面临三大挑战:
顺风车隐蔽性难题:当下伴侣动物运输往往采用私家车、顺风车形式托运,常脱离平台监管,司机随意变更路线、违规完成订单,而平台应急机制形同虚设。
旅游携宠的模糊地带:跨城自驾游客携带宠物是否需办理检疫证明、是否受指定通道约束,目前政策未明确界定。此类出行流动性强,检查站难以全覆盖。
数据信息孤岛依然存在:此外,伴侣动物运输板块一直缺乏相关标准和数据链路,全国范围内更是存在难以联通的信息孤岛,无法做到有效溯源。
因此,在宠物板块,新规的边界仍需进一步明晰——当运输的载体从专业货车变为私家后备箱,监管如何穿透这层“隐蔽性”,将是政策落地的真正考验
End
《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》正式发布

行业资料包

评论区